李前總統2005年提出「新時代台灣人」的概念,主要是因為1998年提出的「新台灣人」概念,已經被政客庸俗化,因此思考以更深刻的意識更新,為台灣新時代引出新方向;再者面對中國武力威脅、經濟統戰的客觀情勢。均有必要建構「新時代台灣人」論述。這本小冊子除有向陽及謝志偉的精彩導讀,並收錄李前總統我是「不是我的我」的思想自白。本文11,000字,約有幾個主題:
一、台灣人的共同體意識是民主的,不是民族的
移民的台灣族群問題從原漢對立、漳泉及閩客到本省外省,一直存在但趨緩,近年因選舉再被挑起。必須以民主的方法解決族群問題,建立具有公民意識的社區共同體,代替族群意識,集合個人意志結晶成「台灣生命共同體意識」。這種民主化工程必須建立在尊重個人自由意志的民主社會,全民融入公民組成的社區共同生活圈。
二、要清楚辨別台灣是台灣,中國是中國
對中國而言,不管是主張台灣獨立或維持中華民國,都是獨立。因此必須清楚判別台灣是台灣,中國是中國,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事實,依據主權在民、民主自決原則將認同灣的意志化為正名制憲,勇敢開創新時代。
三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是虛構的
從歷史上來看,台灣歷經荷、西、鄭成功、清國、日本統治,日本依舊金山和約放棄台澎主權,盟軍指派國民黨軍隊受降是軍事佔領,台灣主權未定,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,台灣是中國一部份是虛構的。
四、揚棄被宰制的漂流意識作新時代台灣人
面對台灣在不同時代被統治的歷史事實,既要批判也要超越悲情,但無須全盤否認。要以人為起點重現人文關懷的和諧社會,產生對土地的感情。不可以來台先後作為判別台灣人的標準,要以認同這塊土地、維護台灣優先,認同民主價值,來定義「新時代台灣人」,超越被宰制的漂流意識。
五、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取代族群,台灣人應知台灣事
台灣意識不再是移民社會無助的寄託,而是所有公民的具體生活經驗激發的家園意識,呼籲全民當家作主的責任感、創造力、迎向未來。台灣人不該再因為族群彼此對立,台灣是所有台灣人的故鄉。每個人應該瞭解台灣的鄉土與一切,建立多元並存的現代文化環境。
六、建立公平正義的新社會成為新時代台灣人
先有社會才有政治,經濟自由才有政治自由,所有公民必需具備生活安全和人性尊嚴,防止資本集中,財富有效的分配,建立公平正義的民主社會,成為新時代台灣人。
李前總統的這篇文章強調以民主代替族群,從共同的生活經驗建立台灣人共同體的意識,面對歷史建構台灣人的主權觀、世界觀。希望在這塊土地共同生活的人,拋棄移民的漂流感,建立對土地人文的關懷,共同建立一個民主、自由、公義、尊嚴的社會,成為新時代的台灣人。
新時代台灣人的涵義全文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